朱标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才将重建国子六学、编写计官教材,以及重新制定度量衡的事情讲清楚。
朱元璋思考了许久,才说道:“编写计官教材,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郗俊才、邓博通二人跟随马钰学了那么久,应该学到点真本领了,此事就由他们牵头去编写吧。”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高启不愿意户部侍郎,那就让他去帮忙编会计录。”
朱标皱眉道:“此人自命清高,户部侍郎都不愿意当,会来帮忙吗?”
朱元璋说道:“你啊,还是不懂的看人。”
“高启是纯粹的文人,这种人自命清高,以慢公卿傲王侯为荣。”
“他们只喜欢研究学问,视凡俗杂务为洪水猛兽。”
“只有名望才能驱使的动他们。”
“所以他愿意出仕编写《元史》,却不愿意当位高权重的户部侍郎。”
“编写《会计录》能让他名垂青史,他定然会加入的。”
朱标一脸受教的样子,不过随即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可他是儒家出身,能编好会计录吗?”
朱元璋笑道:“现在有几个读书人不是儒家出身?况且你以为咱为何让他当户部侍郎?”
朱标有些诧异的道:“您是说他懂算学?”
朱元璋不满的道:“朝廷主要官员的情况你都不了解,这太子是怎么当的。”
“下去后将五品以上官员的情况,全部了解一遍。”
朱标惭愧的道:“是,让您失望了。”
朱元璋只是点点头,接着说道:“高启自幼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是吃过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