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43">“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足够的计官。”
“等你爹将现有的体系推翻后,有足够的人才可以顶上去。”
“否则盲目的推翻,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朱标有些头疼的道:“道理我都懂,朝廷已经在尽力培养了。”
“可你也知道,培养一名计官有多难,短期内是很难指望上了。”
马钰不禁摇头道:“朝廷培养计官?就国子监那几十名学子?”
“就算他们全部学有所成,最后又都顺利成为计官,又能有几人?”
“而朝廷又需要多少计官?”
“指望现在的国子监培养,一千年都不够。”
“真想要解决计官短缺问题,还得想别的办法。”
朱标笑道:“我就知道你有办法,快和我说说。”
马钰说道:“首先国子监算学班扩招…”
朱标直接否定道:“不行,儒生不会同意的。”
“想要改变国子监,只有先对儒家进行改造。”
马钰说道:“变通啊,得学会变通。”
“唐朝有国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大明效仿唐朝恢复国子六学,儒生就算反对又能如何?”
国子监相当于是一所学校,从老师到学生,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儒家出身。
他们反对算学扩招,朝廷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除非现在就和儒家翻脸。
但国子六学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