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话马皇后已经说过好几次,所以朱元璋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他开始认真思考她的话。
刘伯温的功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大是因为他确实献上了很多有用的计策。
尤其是鄱阳湖之战,这一决定着天下归属的大战,多赖其谋划。
说小,是因为他只有这方面的成绩能拿得出手。
谋士说穿了就是幕僚,平日里给主公提供一些建议,主公有什么疑问了他们帮忙解答一下。
真正拿主意的不是他们,执行的也不是他们。
但一条计策从理论到落实,中间隔着天和地。
打个比方,都知道项羽破釜沉舟绝地翻盘,奠定了灭秦的基础。
然而这个计策除了项羽,换个人大概率是干不成的。
就算来个穿越者,告诉项羽可以破釜沉舟,他的功劳也没办法和项羽比。
谋士的尴尬之处就在这里,他们只提供理论计策,真正的功劳其实是决策者和执行者的。
但相应的,谋士承担的风险也小。
就算计策有问题,那也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承担,很少会牵连到他们。
所以谋士看起来功劳很大,实则非常有限。
当然,如果是顶尖谋士,比如张良这样的,另当别论。
前世有句话叫,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张良的作用还在参谋长之上。
然而刘伯温并不是大明的参谋长。
大明能立国,中间有无数人献计献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