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201">一直到洪武八年,民夫工匠们实在受不了开始集体罢工,此事才彻底曝光。
朱元璋这时候也明白过来,李善长才是凤阳贪腐的保护伞。
但因为顾念旧情,就替他洗脱了罪名,让他全身而退。
当时朱元璋大概率是觉得,李善长都已经六十多了,且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留他一命还能顾全君臣情义。
哪知道李善长老而弥坚,身体越来越好,一直活到七十多岁都没有死的迹象。
想必朱元璋也很后悔,为啥没有趁着凤阳皇城窝案爆发的时候,就顺手将他给收拾了。
结果自己还落了个屠杀功臣的骂名。
不过马钰并没有劝说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打算,他要真敢这么干了,恐怕功臣集团秒秒钟和他决裂。
就连朱元璋,也会怀疑他的用心。
点出可疑的地方就足够了,剩下的交给朱元璋自己去决定。
乾清宫。
听到朱标的汇报,朱元璋的脸色变得异常阴沉。
之前他只是没有往那方面怀疑,这会儿经过提醒,他如何能意识不到问题所在。
仔细回想一下,凤阳皇城的营造官吏很多都是李善长举荐的。
大部分官吏,都能和他扯上关系。
他又怎么可能对此事毫无所知?
关键是,李善长有前科。
之前就因为包庇犯罪的下属,和刘伯温决裂。
越想,朱元璋就越觉得这个推测八九不离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