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大明正式立国,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律法。
群臣就是因为这事儿起了分歧。
以李善长为首的一群人,认为应该使用严刑苛法,如此才能震慑人心。
甚至他们还想重新启用某些已经被废除的肉刑。
理由是乱世当用重典,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迅速恢复安定。
以刘伯温为首的儒家官僚群体,则认为应当慎刑,教化为本。
他们还举了秦朝的例子。
双方为这事儿争论不休,李善长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众羞辱刘伯温。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愠怒。
作为君主,他太清楚自己手下这群人的性格了。
刘伯温确实有大才,但与大明并不是一条心,更准确说和朱家不是一条心。
他一直在处处防备着朱元璋,因此才表现的小心谨慎。
为了不当棋子,被李善长当众羞辱都能唾面自干。
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
其次就是李善长,当着皇后的面羞辱大臣,实在居功自傲、目无尊上。
而且你身为丞相,应该做的是带领百官解决问题。
可是你小肚鸡肠,遇到不同意见就打击羞辱别人,哪还有人敢做事?
如果不是大明草创需要人才,如果不是他实在无人可用,早就让两人靠边了。
当然,对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处置方法是不一样的。
李善长那是和他一路褴褛走过来的,不是一般君臣可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