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因此愿意烧煤,也就愿意栽不用砍伐的果木了。”
伊尔根觉罗·春山回道。
允礼颔首:“就是我之前在一人户里看见的那种里面抹泥的炉子和堆放的那些圆柱状石炭?”
“正是!”
允礼为此抚掌而笑:“善哉!”
接着,允礼就看了一眼满目荒芜的山村说:
“或许,将来等这里的旗户多栽上万株果木,就不愁这里不能葱茏茂郁,而不见村屋也!”
“若真能让直隶旗人聚居地多林木而葱郁起来,那水土也更易保固住。”
“这样一来,水患也能少发生许多,下游汉民的田地也会少些冲刷,朝廷也能每年在直隶少花许多治河赈灾的钱,钱就能只用来扩宽驿道,而更利运输了。”
允礼在回京,向兼管八旗所有旗务的老十三汇报起此事,说起许多旗人自发栽种果木以及桑榆杨柳等木时,老十三也就说出了这番感慨。
允礼为此点头笑着说:“但这也只是弘历的旗分佐领才有如此现象,大多数旗地连烧柴都成问题,哪里还会去种果木。”
老十三道:“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十三哥说的没错,最重要的是,能主动让旗人生活改善的是弘历!”
允礼说后就一脸凝重地看向了老十三。
老十三也为此颔首:“但也不能只让弘历一人辛苦,我给四哥建议一下,把你调去任上三旗的都统,先在上三旗推广弘历的做法,也设厂让旗人务工,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同时也推广新的烧煤之法和追肥之法。”
允礼想了想道:“那最好也向汉人推广,这样才有更多的人买肥料买煤。”
“这是自然,户部这边会这样做的,你到时候先去见见弘历,向他讨教讨教,无论如何,你改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