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间的滤压壶还来不及清洗完,桌面上还残留昨晚加班後没处理的咖啡渣,就见几位平日总是无声无息的工程师突然现身,像被某种预感召唤而来,有人一边倒着第三杯黑咖啡,一边压低声音窃笑:「终於来了,这会不会是我们有生之年唯一一次能改变点什麽的机会?」
另一边,有人急忙私讯部门同仁,讯息如燎原野火般接龙扩散:我们不能缺席,这场可能是关键时刻。;有人更进一步开设临时群组,标题直白写着《ZR32说明会准备区》,附上过往专案里程碑、流程异常纪录与匿名提问模板。
群组内几分钟就破百人,有人贴出怀疑数据造假的b对图,有人则整理出自己近一年来因流程异常加班的时数统计表,还附上医疗收据影本,语带嘲讽地写着:若需要实例,我这里不缺。
甚至有资深员工立刻翻出十年前的旧笔电,忍受风扇高频噪音与卡顿画面,只为寻找过往内部会议的议程格式。
他们开始拟草稿、整理时间轴、b对过往回应记录,打算事前写好发言内容,确保投出一枚有杀伤力、又能全身而退的“匿名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公司创立以来,首次针对内部制程疑点召开的全TX说明会,而且破天荒地开放匿名提问——意味着,这不再是单向而上的例行简报,而是一场双向对峙的制度震撼。
高层首次无法以“待确认”或“请另洽部门”这类制式回应作为盾牌,得正面迎击来自基层的反击与质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6页 / 共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