稂见过叔孙通之后,就离开了家,去了潼关。
走在前往潼关的路上,沿着敬业渠一路南下,就到了如今的新大荔县,大荔县分为东西两地,原本的大荔县与新大荔县区分,当初迁来的二十万新民,也早已成了一个个的乡亭。
冬日里,不惧寒冷的孩子们就在雪地里玩闹着。。
稂还记得,在敬业渠还未挖通时,这里是一片十分穷困的地方,而现在人们在这里建起来的房子,人们养育着孩子,还有粮食吃。
相较于在北方戍守长城时,面对匈奴人。
切实地觉得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美好,人们只需要一间屋子,一片能耕种的田地,就能养活他们自己,再加以建设,这片土地就能变得如此美好。
如此好的家园怎么能没有人守护?
因此蒙恬大将军才会北伐,才会夺下河套,驻守贺兰山。
不走万里路,不足以知道世间的模样,去戍守过边疆,才知道这个家园以后多美好。
稂从渭南最热闹的大荔县走过,一路走过华阴县,来到了潼关城。
潼关的城墙很高,稂见到了往来城中的人们,他迈步走入城中,这座城是新建设起来的,听说是郡丞司马欣在主持城内的建设。
向这里的人打听之后,稂就找到了隹的住处。
在潼关城内有好几处书舍,走向一片坐西朝东的建筑,每个书舍都有人在教书。
这场面,令稂十分诧异,这种书舍几乎占据了小半个潼关城。
这让人不禁猜想,难道说这座潼关城要成为一座专为教书而设立的城吗?
稂走继续往街道里走去,见到有一群孩子正拿着一卷墨经。
这是墨子的书籍,其余孩子都在书舍中读书,唯独这些孩子坐在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