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苍就让人在渭南建设了粮仓,六万大军到了这里,便有足够的粮草吃,尤其是喂马匹,夏收之后的关中,有吃不完的草料。
这六万大军中,真正的禁军有三万,原本计划是日行七十里,但现如今才走了五十多里路。
走得比预想的慢一些,但路线也很简单,大致就是沿着渭河一路朝着洛阳而去。
夜晚的风吹来时,让人感觉不冷不热的,扶苏坐在篝火边烤着鱼,就见程邈匆匆来报,他行礼道:“公子,丞相说敬业县的人口不够。”
按照秦制,设置一个县还是有门槛的,城邑人口需要达到六百户,年赋粟超过万石,大概就是后世的三十万斤。
不过秦设县还有一个地理条件,需要建立在要道上,控制一条要道通行。
郡县制也制定了什么地方能够设县,什么地方不能设县。
这些县也像是一个个钉子,在每个重要的要道上钉一个钉子。
当然,也有一个例外,有关咸阳桥。
咸阳桥改变了陇西方向进入咸阳城的方向,因此这座桥改变了人们的路线,让咸阳桥西侧的道路成为了进入咸阳的主要道路。
再之后,张苍将扶风,武功,兴平三县搬到咸阳桥西侧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阻碍,主路变了,县的位置也要变。
这就是秦制所设郡县的基本逻辑之一。
既是为了方便兵马通行与兵马征调,也是为了在战争中,不拿下县就拿不下要道,命各县守着各处要道。
说回眼前,敬业县起初并不是县,它不过是商颜山下的一座小村子。
因此,起初这里是不设县的。
可敬业渠有了成果之后,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敬业县处于敬业渠的入水口,此地掌握着一条河渠的上游,那就必定要设置一个县,也才有了敬业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