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落在刑部衙门,高名英是唐泽授意牵制调停南边的主要官员。
从亲戚角度上说,高名英不想拿亲家再入险地,但从忠心上说,舒泽是高名英启用最好的人选。
他的这位亲家,以前每每断案都带着生死不论的决绝,以前就是如此。
高名英也给舒泽机会,问他:“你自己坐轿,还是和我同行?”舒泽愿意坐轿,不愿意公开和高家的姻亲,他甚至明说“既然还会回到原任上”,他愿意回去。
高名英年青高位与他出身好有一定关系,不过六部里最年青的尚书也有过人之处,他也提醒过亲家:“你为官不正的地方就是认为清官一定拼生死。”
每个人不能避免自己造成的思维误区,就像很多人看戏看话本儿,咦,这是个清官,接下来无限制的在各种场景里为他担忧,随时准备掬一把冤死的泪。
而现实中遇到这样事情百口传颂,万人愤慨。愤慨完了呢,叹一声老天不公,各人过各人的日子。
说到这里估计又扎痛谁的布衣心,要说大家就是普通人过日子,不可能为谁付出许多。也许还会有说这么好你自己为什么不去这样的话。
这话没错,都是普通人,但与其有这么担忧的心,不如从一开始就认定清官必终老,岂不是更好?
担忧,是人的本性之一,无端担忧,也是。所以这是每个人自己造成的思维误区。
人,是有缺点的,这句话人人知道。
很多能解开自己思维误区的,大部分都了不起。
舒泽当前不是那解开一些误区的人,不是他蠢笨,是他心结牢牢锁住自己,他激昂的拼一死为声名,其实为的是当年的自己。
被妻子拐骗后的那个庙里,三个少女冷漠的眼神中,元秀的眼神是舒泽心头痛苦。
没有人真正想寻死,这就高名英的一句话点醒舒泽许多,为官清正是对的,为官清正到动不动就冤死,那只能身处的这个朝代黑暗,这朝代的黑暗与所有官员都有关,舒泽也是其中之一。
令其黑暗,不如令其公正,高名英一句话就让陷入心结的舒泽醍醐灌顶。
这对亲家一前一后往高家去时,都带着满意。
为暂时的遮形迹,轿子直入角门,舒泽不会计较这个,因为他步出轿子时,眼前就是高家正厅,高名英迎出来,背后是厅口儿站立的两个笑盈盈女子,中年妇人应该是亲家母,另一个美貌年青的姑娘应该是高家大姑娘。
喜欢来宝的是二姑娘,早就在父子家信里写的清楚。
湄姐可以不出来见亲家,但太好奇妹妹公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