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交易市场及时调整政策,制定了保证金和准入门槛的制度,遏制住了普通人的投机冲动。
但就算不能买,普通人对大宗交易市场的价格也津津乐道,也有士人认为这些价格中能看出朝堂的变化。
张纯倒是不觉得这些商人操纵的期货价格能反应什么朝堂秘密,但是朝堂中消息灵通的人,确实能够通过这个期货市场赚到钱。
两人又在街头采访了几名京师百姓,算是凑成了一篇报道,就急匆匆的向报馆走去。
不过回去的时候,张纯又听到报童叫喊有关南洋的新闻。
张纯招来一名报童,买下报童手里的《新君子报》,看着大明水师抵达马尼拉的消息,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子霖兄!这次肩吾兄立下大功,回来要被重用了吧!”
苏泽看向罗万化,自己这位同期状元郎对待友人确实是一片赤诚。
从上次沈一贯出使归来,被朝廷任命为主客司郎中后,罗万化就一直在为沈一贯鸣不平,认为朝廷是委屈了沈一贯。
可沈一贯这个刚刚步入官场三年不到的新人,已经升到正五品的礼部郎中,这还算是朝廷亏待了他?
其实苏泽明白,沈一贯不能继续升迁,原因是在自己身上。
大明官场其实也有一个潜规则,这有点类似于后世倭国的年功序列。
同科进士中最优秀的人,会是本届科举中升迁最快的那一个。
而这个同科中最优秀的,不能比上一届科举最优秀的升迁快。
当然,这条规则也只限于刚刚进入官场的几年。
原因也很简单,功劳最大的苏泽还没升迁,你功劳没他大,怎么能比他升迁快呢?
而上一届科举,也就是申时行那届科举,如今在京官员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