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军队的任用都是存在制衡作用,否则也不会出现兵部这种介乎于文官、武官的存在。
谁能想到当今陛下竟如此看重军队,不单单将大唐的军政分开,且军队完全形成了独立的体系,五军大都督府位同三省最高官(尚书令、侍中、中书令),其下都督同知十人,品阶与六部尚书、御史大夫、总督相同,再其下都督佥事十人,品阶与尚书左/右仆射、左、右都御史、大宗正、内务府大臣相同。
这就意味着武官不单单独立于文官之外,且权势、官职甚至隐隐超过了文官,简直不可思议!
更让他们在意的是中央禁军、边军从兵甲、战马、粮草、军饷、俸禄完全不需要经过六部,确切来说,他们的一切都是由内务府直接拨付。
内务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由十二监组成的皇帝内朝廷,相当于一应支出为皇帝内库。
事实上,朝堂格局已经完全变成了三方角力,分别是三省六部、中军大都督府、内务府,太仆寺、司农寺、军器寺受内务府辖制,大宗正院分外特殊,一应支出走户部、国库,却并不受任何一方治辖。
至于内务府如何能支撑如此庞大的第三方官员,主要还是靠着四海商行,毕竟,东宫曾经拥有的四海商行分子已经全部转交给了内务府。
可以说,李承乾在历朝历代的权力制衡体系中寻找到了一个着力点,建设出了迥异于现代社会,却比之封建社会更加稳固的朝廷,皇权甚至超过了明清时期的集中,给予文官、武将、宗室、内宦一定自主性。
“来人。”
李承乾招了招手。
一众内侍纷纷上前,将一副巨大的亚欧非地图摆在了太极殿的正中央,用金色标注出了大唐统治的疆域,象征着初生的朝阳充满了勃勃生机。
地图上还有两块与之相仿的颜色区域,血色代表了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国(大食),褐色分别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分布在中欧地区的日耳曼人、东欧地区的斯拉夫人及北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