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但东宫已经将土法水泥技术全盘交予工部,有了此法,筑造就可以缩短时间,工部已经打算将其大量应用于筑城修路。
“启奏陛下。”
“良辰吉日已定,当为太上皇加尊号,移居大明宫。”
中书令房玄龄赫然出声。
‘呃呃!’
顿时,满朝文武百官无不为之错愕。
谁也没想到最先提出这个建议的竟然会是李世民最为信赖的亲信之一的梁国公房玄龄。
大明宫最初名为永安宫,本为皇帝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所建造的夏宫,贞观八年修建,只可惜,贞观九年李渊去世,工程随之暂停,直到贞观十二年才恢复,现今大体已毕。
贞观九年,大明宫更名为‘大明’,取自《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象征着文王和武王的明德。
这座宫殿位于唐长安东北侧的龙首原,占地320公顷(明清故宫72公顷),太极宫占地只有大明的三分之一,后世,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统称为三大内,而现在其实只有前两座,兴庆宫是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才开始建造。
“嗯?”
眉头微皱,李承乾对于李世民迁居大明宫还是有些想法的。
太极宫始建于隋朝,由隋文帝杨坚下令建造,地势低洼,夏天闷热潮湿,大明宫可是一座新宫殿,自龙首原能够俯瞰整座长安城,比之太极宫更受到他的青睐。
不过,太极宫位于长安中轴线上,朝臣上朝、百官觐见都更加便利,大明宫偏居东北角,难免有些不便。
“朕同意中书令所请。”
“这件事就交由你负责。”
“是。”
房玄龄神色平淡的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