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除了边江之外,还有之前在上阴学宫中与他有过交流的学士们。
“赵珣不才,劳烦老师和诸位师长久候,恕罪,恕罪!”
见到众人,赵珣笑容愈发的灿烂起来,这些人,都是上阴学宫的学士和学子,在上阴学宫那三年,除了装逼之外,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交了一些朋友的。
谈不上志同道合,但都是看着顺眼的人。
譬如说其中最年轻的徐先知,看起来有点愣,和郭保坤有点像,但比起郭保坤来,他的脑子好使,过目不忘,就是靠着这门本事,他才能够进入上阴学宫,如今在学宫中主攻各种治世典籍,还有那个瘦瘦高高的叫马中奎,一笔字与的不错,心思颇有细腻,酒喝多了会胡言乱语,相处起来,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哈哈哈哈,哪里哪里,我们是听说你快要到了,所以来就出来迎一下,你在太安城技惊四座,那本《陈政事疏》如今已经在上阴学宫流传起来了,几乎人手一本,厉害,厉害啊!”马中奎笑着道。
“是啊,一本奏折,剖析天下,鞭辟入理,字字珠矶,便是祭酒们看了,都不由击节叫好,言道我上阴学宫,又出一位大才啊!”
边江抚须大笑起来。
他与赵珣的关系很复杂,表面上是师徒关系,但两人都知道,这层关系是赵珣进入上阴学品的需要,真论画道,赵珣早就超越了边江,所以,两人连亦师亦有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同道中人,边江是赵珣的引路人,所以赵珣尊他一声老师,这样,两人相处便十分融洽了。
但不管什么样的关系,至少在名义上,他是赵珣的老师,所以赵珣有了成就,他这个当老师的自然也会相应的光彩,所以最近他在上阴学宫的日子过的是极好的。
在众人的说笑之中,一行人来到了石渠阁所在山谷。
“知道你要回来,我提前让人把谷中打扫了一遍,还有石渠阁。”进入山谷之中,边江笑道。
“还是老师想的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