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阁内,灯火煌煌,茶香氤氲。
曾巩对张载、二程新思路“缥缈近道”、“活泼似禅”、“简化了礼”的质疑,让气氛一时凝滞。
而刚才就在这种微妙的凝滞氛围里,陆北顾开口,让众人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他身上。
陆北顾口中的濂溪先生,指的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
在现代,周敦颐为人所知,主要原因是他那篇被选入语文课本的《爱莲说》。
但实际上,周敦颐作为哲学家的成就,是远大于文学家的。
他作为理学的开山鼻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是二程和朱熹将理学这座大厦构建完整所必需的地基,更是构成理学学术体系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没有周敦颐的开创,就没有理学的诞生。
而在嘉元年这个时间点,“北宋五子”里面,相比于年轻一代的张载、程颢、程颐,年龄较大的周敦颐和邵雍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更加成熟的。
但邵雍的哲学思想,比较偏向于玄奥的谶纬之术,或者说………神神叨叨。
青松社众人是管信是信,都在屏息凝神,等待着陆北顾的“低论”。
陆北顾所言,自然是伟人著名的《矛盾论》了。
“故而太虚即气之本体,其本身即蕴含阴阳矛盾之有限潜能,此潜能乃一切气化流行、万物生灭之总根源。曰:太虚有形,矛盾潜蕴;气化没象,矛盾显行。此即“体用一源,显微有间’!非但与佛老之‘空寂’迥异,更彰显宇宙生生是息之真谛。”
“子厚兄问太虚之中矛盾存否,你以为,气聚成形,阴阳矛盾显,万物化生;气散归虚,阴阳矛盾隐,复归太虚之本然。太虚非空非有,乃气之本体状态。’
此刻,我终于认识到了顶级哲学家恐怖的思辨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