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都是只有一次的人生,怎么能够白活了?
\n“所以,尽可能的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除此之外,挣扎是正常的,你以为我就不会犹豫挣扎吗?但你要记住,做出了选择永远不要再回头去看,不管什么样的决定,做下了便往前走,永远都不要再回头。”刘挽一字一句的叮嘱,希望刘据一定记下。
\n这样的叮嘱或许刘据现在未必能够懂得,但他们姐弟的一番对话是一字不落的传到刘彻的耳朵里,刘彻不得不承认道:“泰永懂得生存之道,也知道人如果一味的回头,除了带给人无尽的悔恨之外,并无益处。”
\n说到这里,刘彻又道:“绝口不提朕到底教授太子的内容,却又好像都说了。”
\n轻轻一笑,刘彻知晓刘挽绝顶聪明,必然是猜到他到底跟刘据说了些什么,才会引得刘据如此的低落。偏一个字都不提,还把刘据开解好了。刘彻如今比较好奇的必须是,刘据到底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
\n这个答案,刘彻在第二日见到目光澄明的刘据时,明白了,刘据要走的路与他并不相同,至于刘据将来能走得多远,能不能走远,却是未知之数。
\n随后刘挽将所有看完的官员档案上交刘彻,尤其得将其中的可用之才都给刘彻挑出,请刘彻以过目。
\n刘彻即问:“何意?”
\n“能者上,庸者下。”刘挽给出回答,哪怕先前张汤负责过官员考核,但那会儿张汤主要的一个工作内容,难道不是更多在于查查官员是否有作奸犯科的行为?
\n考核内容里也应该包括这样一个人才可用不可用,该用在哪个位置。
\n刘挽如今是在补漏,只为了让全天下人都清楚的知道,大汉朝从改了官制开始,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请大家拭目以待。
\n刘彻仔细的翻查,刘挽在一旁解释道:“另外还应该简官。”
\n这句话更不必说,自是引起轩然大波。
\n简官,怎么能简官?
\n为何不能?
\n刘挽立刻让人送上一份财报道:“请父皇过目,这是大汉朝建国时的官员开支,以及现如今大汉朝官员的所有开支。官员的数目远胜于大汉初建时的五倍之多,是以官员的支出也比先前要多得多。但大汉朝办事的效率在不断的下降。倘若人员多,利于惠民为君,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偏偏既不能为君分忧,又不能惠于民,官当以简。”
\n一番道理谁能说不对。
\n底下的官员们哪一个不有数着,占了茅坑不拉屎的官不在少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