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一时间,还有多少人敢出这个头。
\n匈奴是不是好对付的,大汉积攒多少年才敢和匈奴正面的对抗。敢追击匈奴,将匈奴打得一退再退的人,请看看这朝堂之上都是由谁来领的兵?
\n卫青打出了龙城之战的胜利,证明大汉的军队也可以深入匈奴的腹地,把匈奴的祭天圣地都给端了,自此也打出大汉的气势。
\n霍去病呢?深入敌后,连匈奴的单于祖父,叔父都给捉了,这样的战功自不必说。
\n刘挽呢?以自身为饵,引诱匈奴的兵马接二连三的出击,一次一次的大败匈奴,更随霍去病出击河西,攻下整个河西走廊。
\n这样的战绩,多少年了,大汉仗打得最好的三个人都在这儿,在场的朝廷命官们,他们哪一个敢自信的说他们领同样的兵马出击,他们可以做得比这三个人都要好?
\n但凡要是他们没有这个底气,他们唯一该做就是把嘴闭上,多一个字都不许说。
\n刘彻很是满意,刘挽出面,一个顶十个。
\n杀伤力巨强的刘挽,在刘彻这儿就是最好的一把刀。
\n“既然都没有异议,就此定下。”刘彻满意于终于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立刻拍板。
\n想反对的人,注意到刘挽缓缓的转过头,无声的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似乎在无声的告诫他们,想要论上一论,行的呢,她早已做好准备,放马过来。
\n跟刘挽斗嘴皮子,他们是不是忘记很重要的一点,刘挽先前提及的西域的好处,她手里所握的种种制作方子,是不是都不想要了?
\n私底下可以下绊子,未必刘挽能查得到他们是不是幕后的指使者,当面和刘挽吵,相当于直接跟刘挽翻脸,这种事也是可以做的?
\n显然真不能做。
\n因此,默默的都不吱声了。
\n这样的结果刘挽相对满意。
\n对嘛,吵可以吵,要是吵一架吵得损失惨重,未免得不偿失。既有所求于刘挽,该乖乖的把嘴闭上。
\n“另一个中书令,以汲黯出任。”刘彻觉得,虽然他是很想把七位丞相的位子都换上他相对信得过,也能真心为他办事的人,架不住也不能太明显,以至于让世族们都觉得没有任何希望。
\n对付世族,要打压,更要放一放,切忌一味的打压,最终适得其反。
\n汲黯??
\n早年他一向让刘彻避之唯恐不及,好些年他的身体不太好,加之太过正直敢言,叫刘彻见着他便头痛。因此汲黯被放到东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