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方和河西一直开荒修渠,想必其中的好处长公主已然知晓,不如在大汉各地推行?”刘挽提出的问题简直要命,没有人敢接话。但是有那聪明人可以转移话题。
\n刘挽听着这句话转过头,“为什么会觉得可以在大汉各地推行?”
\n“为何不能?”那一位反问,问完之后又意识到这样的反问不妥当,连忙补充道:“数年来朔方和河西至今没有任何异动,证明长公主推行的政策可行。这些年国库的收益在不断地锐减,的确需要想想法子增加国库收益。”
\n说完这句话,这一位看起来40来岁一脸憨厚的人,更是冲着刘彻和刘挽露出了笑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瞥过周围的同僚,很是担心自己说错了话的样子。
\n这话其实也没错,如果不是有刘挽把盐利等等暴力全部归于国营,大汉朝的国库早空了。
\n国库空虚,怎么想方设法让国库有钱必须是户部需要考虑的问题。
\n刘挽听完这一位的话,视线落在刘彻的身上,“父皇。”
\n刘彻何许人,立刻懂得了刘挽的意思,“从今日起你就是户部尚书。”
\n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不可置信的望向刘彻,哪怕是当事人也错愕无比。
\n这么随意的就定下一部的尚书人选吗?
\n当事人也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这就成为户部尚书了吗?他也没干啥呀,不过是顺着刘挽做成的事情提个建议而已,也是为了缓和刚刚压抑的气氛。怎么突然就定下他为户部尚书?这可是只居于三省的宰相之下的官位。
\n天下砸下来这么一大块馅饼,砸得他晕头转向。
\n“还不快谢过陛下?”刘挽不管满屋子的人心中有多少的诧异的。反正朝廷早已经放了话绝对不养闲人,如果之前朝廷放出去的话没有一个人愿意当回事,现在就该用最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吧。
\n官员提拔,满堂之内都是为了功名利益而追逐的人,她就不信了,他们还能不为所动。
\n“臣谢陛下。”傻乎乎的人终于反应过来了,连忙谢过刘彻。
\n“你既然有方向,务必把事情办好。户部诸事朕交到你的手里,不要忘记在你之上,你真正要听令的人是谁。事情办不好,朕能给你的权也能随时收回。”刘彻必须得提醒在他面前的所有人,作为皇帝的刘彻有办法对付在场的所有人,他们要是一直算计刘彻,让刘彻和大汉的利益不断受损,刘彻随时都能收回他给到他们的一切。不信邪的大可一试。
\n刘挽低头一笑,很是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