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那部分态度含糊的朝臣,让他们支持复立。
他这个举动起了不小的作用。
永嘉三年的时候,左相是周世焘,虽然其当时困于崔朔的弹章而不敢过分插手,好歹也是反对复立的。如今左相换成了徐庆华,明着是北党领袖,却暗地里附和皇帝的意思,自然给他的对手造成了不容小视的打击。
那些态度暧昧的朝臣本就是存了观望的心思,如今见左相似乎也在支持顾氏,便渐渐倒向支持复立一派。
宋齐眼看着朝臣们越来越多站到他的对立面去,自己身边的帮手越来越少,简直是怒不可遏。
本着一贯认真执着的风格,他连夜给皇帝写了一封近万字的奏疏,从礼教道德、伦理纲常各个方面论述了复立之事的不可行,声情并茂,简直让人击节赞叹。
然而这封精彩的奏疏呈上去之后却没有收到他预期的反应。据说皇帝花了两盏茶的时间读完了它之后,随手便扔到一旁,唯一的评语只有两个字,“诡辩。”
听到这个消息的大臣们一愣,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家这位陛下一贯最痛恨别人跟他讲大道理,如今宋齐弄成这样,搞不好就适得其反了!
也许陛下一开始是中立地看待此事,如今被宋齐一刺激,没准就觉得支持复立一派很有道理了?
就在各方势力忐忑不安的时候,皇帝忽然降下旨意,擢升元充仪顾氏为正一品贤妃,执掌凤印。
这个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哗然。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是皇帝选的折中的做法。就好比永嘉三年的时候,朝中一部分要求复立顾氏,一部分则要求将其处死。如此极端的两个态度,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那一次,皇帝在反复权衡之后,最终决定将顾氏封为婕妤、留在身边。两边各退一步,都没什么异议。
难道,陛下是打算将同样的事情再做一次?
贤妃乃四夫人之一,顾氏若到了这个位置,就成了如今后宫的第一人,执掌宫务两年有余的毓昭仪都将再次居于她之下。
但即使如此,妾就是妾,位分再高,依然不是皇后。
众人心里也明白,按照这个趋势,顾氏过个几年多半仍要复位。但只要她这个孩子是在居妃位时生下的,就不能算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将来在论及储君的时候,别的皇子依旧有机会。
只要拖过这十个月,各派势力就都能多一丝希望。
如果陛下真的这么做,那些反对复立的人也能勉强接受。
还没来得及高兴,另一个消息又传了出来。礼部询问陛下册妃礼要如何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