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还能不了解禑的脾气麽?
禑的意思是说,反正整个大清都是您的,您如果乐意被内务府当肥羊宰,就请给个准话吧?
采购楠木这事,内务府根本不占理!
康熙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下去了,便冷冷的说:「赫奕,采购南洋的楠木,真需要三百多万两银子?」
作为老内务府,赫奕精通算帐之术,他从运输的工钱,海外的船钱,沿途的饭钱,一路算下来,三百万两银子居然还不够花!
「小十五,若是交给洋商去采购,大约需要多少银子?」康熙扭头又问禑。
禑装作没看见赫奕哀求的眼神,异常沉稳的说:「充其量,也就是广州海关监督衙门,一年的总税入了!」
「滋…」康熙倒吸了口凉气,居然省了几十倍的投入,这也太过夸张了吧?
这就涉及到了放眼全球的大见识了!
洋商们,不远万里来大清做生意,图的就是个利润。
但是,广州海关监督衙门,连个明确的税目表都没有,张三信口收一百两,李四张嘴就敢收一千两,
禑的提议,正好极有针对性,洋商们左手交楠木,右手获得该船货物免税的待遇,简单易行,很容易控制。
再说了,用楠木交税,正好是朝廷之需,一举两得也!
当然了,老四省了海量的银子,康熙重修了保和殿,禑获得了知洋的好印象,皆大欢喜!
然而,唯一损失惨重的衙门,只能是内务府了。
内务府的复杂性,就在于,里边的官吏们,几乎全是皇帝的私人!
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康熙八岁的时候,就明白了!
刘邦的沛县众,重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