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星期一。
筷跑、快的打车、OFO单车携手进入西南、西北市场。
至此,森联资本旗下的O2O本地生活类软件,已几乎覆盖整个华国。
当然,部分不适合运营的城市,也会暂时搁置,等待时机成熟。
比如在川蜀大规模推广共享单车就没必要,当地的交通地形早已注定,谁做谁死。
千度死咬着筷跑不放,可市场份额始终没法突破20。
没办法,内功太差!
从产品体验到履约品质、售后服务,千度都不如筷跑。
加上裴毅的騒操作不断,暗地里搞了一堆阴招,把千度的用户折腾得够呛。
用户好不容易抢到低价团购,打车去门店核销,却得到商家一句:“我们和千度不合作了,要不你去筷跑下一单?”
另外,那些躲在暗处薅活动补贴的千度运营人员、招商经理,以及外部的商家、灰产工作室,早就赚疯了。
千度如今的局面,全靠红包和优惠券维系。
李彦洪虽说已经意识到了千度外卖、团购和网约车业务的核心问题,但定位精准度、智能订单派送、运力调度、用户消费需求预测等功能,都需要庞大的数据量,才能形成一套精准有效的算法系统。
千度每天才多少单?
筷跑三项业务的合计订单量,单日都快逼近2000万笔了。
比大数据,千度毫无优势;
比技术,千度更加不行!
从三年前起,陈延森便开始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和算法模型。
尽管森联资本并未像阿狸、企鹅、千度,对外提供云服务器和云存储业务,但不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