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的伟大和壮丽。
一部40万(也有说法是20万)成本的电影,和一本制作费上亿的超级商业大片,在院线的排片争夺上你来我往。
这,一下子戳破了资本加明星便能无往不利的美丽泡沫。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当初那个一出山便攻破柏林的少年,并没有在名利之间迷失自己。
相反,他超乎所有人想象,在随后的几年间,于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披荆斩棘,战绩卓著,从柏林到戛纳,再从戛纳到好莱坞,打破了无数的记录。
也正是他的这些壮举,让现在中国电影人的信心倍增,也让许多中国导演看到了希望,把他们的目光变得更宽广。
戛纳,柏林,威尼斯,甚至金球奖、奥斯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而是一个可以为之追逐的梦想。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但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愿意为此向国际奖项发起冲击,愿意去世界上发出属于中国电影的声音,那么,这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盛世,也一定会在这样的文艺时代中,随之而来!
谁能想象得到,
这中国电影触手可及的辉煌未来,
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呢?
当时间回到2004年底,当张一一在那一天的傍晚时分,在电影学院的门口抽着烟,为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焦头烂额时,他一定想不到,马上,他会遇到一个人。
他踢中对方的那一脚,将是未来记录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一脚。
正是他这一脚,踢开了中国电影未来辉煌篇章的大门!
对此,笔者只能说:中国电影幸甚,中国幸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