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32">“更改为中等偏高下压力方案,我需要更多的弯道速度。”
“前翼角度进行调整,确保前轮有足够的抓地力,尤其保证高速弯入弯时候的精准角度。”
“悬架调软,提高赛车机械抓地力。”
陈向北一条条非常精细的说出自己想法,这是他昨晚上统计出来的反馈结果。
站在旁边的泽野弘树听到更改方案,思考片刻后反问道:“这套方案重点放在前轮转向,却更容易引发后轮打滑,你能把握住吗?”
“至少前轮拥有抓地力,能带来弯中修正的机会。”
陈向北没有给出肯定,亦或者否认的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谁敢说自己能完全掌控一辆转向过度的赛车。
马格努森对F1赛车的转向不足跟转向过度,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评价。
转向过度就是车尾撞墙,转向不足就是车头撞墙。
这句话足以形容操控F1赛车的难度。
陈向北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这辈子绝佳的车感,去感知赛车尾部在弯道里面的滑动,然后通过不断修正来维持切线。
这点就是维斯塔潘驾驶红牛赛车的操作一样。
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辈子陈向北的偶像是舒马赫,“老师”却是维斯塔潘。
不管你是否喜欢他的风格,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车技。
甚至单论硬实力,维斯塔潘跟舒马赫放在F1历史GOTA级别车手里面,属于唯二两个大六边形战士。
塞纳不够稳,教授不够快,阿隆索太独,汉密尔顿太摆,维特尔挑车。
这两人或许某项技术达不到世界第一,比如说不够塞纳快,亦或者不如教授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