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凑到方言身后看了起来。
郑先生见状叫停其他人,说道:
“别闹了,别打扰方大夫的思路,人家开方子了。”
这时候方言开始开方,针对患者“心阳不足为本,瘀血阻滞为标,气阴两虚为基础”的病机,需避免单一温补或纯用滋腻,采用“标本兼顾、温通结合”的思路。
他开出来的方子如下:
炙甘草15g:益气缓急,调和诸药(《伤寒论》治“脉结代”的核心药);
党参12g、桂枝10g、生姜3片:温心阳、补心气,桂枝兼通血脉;
麦冬15g、生地12g、阿胶(烊化)10g:滋阴养血,弥补气阴两虚(防桂枝、附子温燥伤阴);
丹参15g、川芎10g、红花6g:活血化淤,改善心肌缺血;
白术12g、茯苓10g:健脾益气,助气血生化(针对“思虑伤脾”);
生附子6g(先煎两小时):峻补心阳,增强心脏鼓动之力(针对心衰、脉结代),每天增5g,至30g为限,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口干、烦躁、心悸加重”等阴虚化热迹象,及时调整。
酸枣仁15g、远志6g:安神定悸,缓解失眠多梦(兼顾心神失养)。
接着他还写上了方解:
附子、桂枝温阳通脉,解决“心阳不足”的根本;
麦冬、生地、阿胶滋阴,配伍党参益气,实现“气阴双补”;
丹参、川芎活血,打破“瘀血阻滞,心阳更虚”的恶性循环;
白术、茯苓健脾,从源头改善气血生成;
酸枣仁、远志安神,缓解“心悸、失眠”的表象症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