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阵亡率这么高?!”
从法军围攻科隆的第二天起,要塞上的炮兵,尤其是最外围防线的炮兵,每天都要伤亡超过200人。
要知道,除非遇到骑兵突袭,不然打完一场战役都死不了这么多炮兵。
而这次法军猎兵则会冲到要塞附近,利用大炮的射击死角,用最新的奥古斯特1790式线膛枪狙杀炮手。
由于采用了火帽击发的方式,新枪的射程也比普通猎兵枪远一截,导致奥军很难对他们形成有效反击。
头几天奥军被打得实在憋闷,就派大队步兵出要塞驱赶法国猎兵。
但法军的大炮早就等在猎兵的后面。
奥军步兵只要冒头,大炮就会用葡萄弹迎接他们。
这样搞了几次之后,奥军步兵伤亡惨重,只得临时颁布条令,要求炮兵尽量蹲下,来躲避对面的猎兵。
但这样一来,大炮的射击效率就低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
法军的大炮原本就比科隆守军多——马塞纳把皇家炮兵营,以及之前战斗缴获的大炮全都调集到了科隆周围,足有200多门——于是几乎变成了单向炮火压制。
围攻仅仅进行了12天,法军就攻破了科隆的4座主要塞中的1座,第二座也已经摇摇欲坠。
要知道,这种要塞群都是互为倚靠的,只要其中一座被攻破,就会出现火力盲区,进攻剩下几座的难度将大幅降低。
齐默曼连队的士兵们已是脸色煞白,想起自己刚才从垛口向外看的举动,简直就是送死。
而后他们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会让自己一支步兵连来操作大炮。
恐怕炮兵已经被法国猎兵射杀得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他们不由得将身体缩得更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