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9">弯津的生产恢复他不用担心,远藤千代等人干得不错,越来越有内政官员的样儿了,原野顶多做做预案,为将来拥有更多居民做些准备,比如准备增设一些更细化的民事部门之类。
所以这段时间,他主要借岛民陆陆续续来投的时机,在新弯津码头附近修了一个小型造船厂,开始尝试自行制造船只,只是他以前学的专业和造船毫不沾边,能起到的作用不大,而岛民掌握的造船技术又十分粗糙,折腾了许久,造船厂仅就是能生产一些小早船形制的渔船,想真正造战船,还需要想办法找到一个“总工程师”。
只有这样,原野的一些设想才能有实现的基础,不然只能空想无法实操。只是这种专业人才不太好找,至少伊势湾一带不好找,他派阿满出去打听了一圈也没找到,也就只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转而开始储备合格的造船材料,以免回头“总工”找到了,又缺大木头。
除此之外,他也经常往军营跑,毕竟这是新弯津的根本,没这支军队他啥也不是。
弯津军的军纪依旧严格,士兵们都被老实圈着,五百多人除了训练就是训练,而打了几仗,原野现在又有了新想法,同时也是为了最终计划,他着手组织了一支教导队,准备派专人去负责士兵的思想工作,毕竟只靠军纪强行约束不保险,再加上思想教育可能更好一些。
当然,军纪他是不可能放松的,哪怕就连有些中下级军官也委婉说过,不必将士兵约束得这么严格,绷紧了有可能会出事,但他依旧不打算改变这一点——这是人性啊,以东亚文化范畴来说,只要规则有一条缝,能略微通融一点点,有些人用不了多久就能给你抠成一个洞,能轻松钻进钻出,然后再过个三五年,这个洞就能大到跑百吨大货车。
矫枉必须过正,不当人就不当人吧,不然今天某个人犯了军纪没有人头落地,明天绝对就有人敢肆意奸淫掳掠,哪怕执行军令都会有人顺手抢些鸡鸭回来,这真不可不防——他跟着织田信长打过好几仗了,没有哪仗没有郎党足轻去抢劫,甚至抢完了就在军营里公开拍卖,他不希望自己的军队变成这鸟样。
真成了这鸟样,到时想改都不可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