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真是数学界前所未有的盛事,能够亲眼见证这一切真的太值了。
前无古人,估计后面也没有来者了。”
随着进入到第三天,林燃在第一天提出的思路,所需要的工具逐渐完备之后,大家都意识到见证奇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说是白天睡觉,实际上白天也睡不了多久就跑到大会堂来。
晚上林燃休息的时间里,大家更是亢奋。
因为时间有限,就只有六天时间,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告诉林燃,林燃才好调整自己的思路。
所以他们才会说,这对林燃来说是马拉松,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
“是啊,要想找到和孪生素数猜想差不多级别的问题,还只有六天时间,还要有足够多数学家愿意来见证,你还要真的能够解决,这太难了。”
数学家们的状态和林燃一样亢奋。
多伊林提议道:“现在有针对中学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弄一个针对大学生和博士的奥林匹克竞赛?
就用哥廷根数学马拉松的模式。
同样的题目,大家用六天时间解决它。
解决出来的共同获得奖牌。”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也就是IMO,1959年,第1届IMO于罗马尼亚举行,参赛国包括7个东欧国家。自此以来,除了1980年之外,IMO从未中断。
皮埃尔听说后,点头道:“好主意,不过这里面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到合适的问题喂给学生。”
没错,在场大佬们认为举办这样竞赛最大的难题不是找人来参赛,更不是场地、经费之类的,这些靠哥廷根就能解决。
最难的是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