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是。”
赵基饮一口茶,将茶碗放在炕上矮桌,就说:“孙儿答应张子纲,要选昭姬一子过嗣给元达伯父为孙。看昭姬书信,祖父欲以昭姬之子传承晋阳侯?”
蔡昭姬生育的孩子,自带陈留蔡氏、蔡邕外孙的光环,在中原四州先天具备亲和力、认同感。
赵彦没有直接拒绝,严格算起来,继承他爵位、也由他养育的这个孩子,才是他这一脉真正的后嗣。
他自然也看上了蔡昭姬生育的大儿,放低语气说:“张子纲这里不难说话,未来再从晋阳侯这里分一支给元达名下。九泉之下,老夫自会向元达说明白。”
见老头儿欺负死人不会说话,赵基也就点头:“我不好失信于张子纲,既然这样,我与昭姬再努力努力。”
赵彦这才松一口气,也觉得自己过分了,解释说:“元嗣出征在外,老夫见过几次,甚是喜爱,实在不忍心再分别。不过朝廷当初封我为晋阳侯,就存心不善。”
强行改变话题,赵基也就顺着点头:“是啊,三杨当时就防着我。算计那么多,杨琦忽染重疾物故,其弟杨众也未能久存。若非顾忌太多,杨彪也会死在监牢里。”
赵彦也说:“杨氏持政虽无建树,却能在细微处防范我家。当时谁能预料到会是今日这样的局面?”
去年朝廷再次东迁时酬功,给了赵彦晋阳侯,赵基平阳侯。
现在回头再看,如果那时候晋阳侯给赵基,能省去许多隐患。
而现在坑已经挖好了,没有意外的话,未来晋阳侯名大而食邑少,平阳侯名弱而食邑众。
赵家会在赵基的下一代分裂,除非发生更大的变动,比如赵基取得比侯爵更高的爵位,这等同于造反。
都造反了,跳出两汉爵位继承的逻辑,三杨去年挖的坑自然就失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