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夸赞赵基的德行、功绩,赵彦听得眉目舒展,很是受用。
当年平泰山反贼时,赵彦与韩融也只是认识罢了。
赵彦虽然献策,以‘五阳郡兵’的言论成功说服桓帝,并讨来了五阳郡兵助战,才一举荡平叛军。
虽然名动一时,可依旧沉沦于仕途,在太原北部、雁门、定襄各郡县来回转任,摆明了拿来当安定边郡、边地的工具人。
那一战时,韩融虽然毫无功绩,但不影响他成为海内公认的敦厚长者。
韩融废物到了何种地步?
帮董卓去关东联军传话,其他公卿名士如胡毋班、阴修、吴修、王瑰等人,俱被袁绍授意杀戮。
不杀韩融,就在于这家伙名声实在是太好,以及杀不杀都不会影响什么,才被袁绍抬手放过。
可也不能说韩融太废物,一个能把名声养的这么好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缺乏眼光?
韩融性格本身也开朗,根本不在乎颜面什么,没有架子。
此刻伴随赵彦左右,引导话题,助长气氛,显得的确很有用。
至于龙城大学…赵基宁可迁走,也不会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