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营跑马一圈,孙策依旧未能散心。
又巡视各营,路过妹夫弘咨营垒时,不见弘咨来迎,就引着孙河等人进入营区。
还未靠近大帐,孙策就听到琴声,不由一笑:“军旅之中,倒也悠闲。”
莫名的,他想起了周瑜,心中遗憾不已。
待走近一些,琴声停止,军谋校尉弘咨快步而出:“拜见后将军。”
“营中何故弹奏琴曲?”
“乃一桩喜事。”
弘咨左右看一眼:“我正游说文若先生,文若先生颇为意动,有出仕将军,同匡汉室之意。”
“当真?”
孙策低声追问,他太需要荀彧这些人的帮助了,现在他不可能尽数扫荡青州豪强,未来他的后将军幕府里会有许青州人。
如果得到荀彧这些兖豫人的协助,那么就能从郡县长吏、后将军幕府中压制青州人,以形成平衡。
弘咨正色回答:“将军父子两世报国,忠烈之名播于海内。今袁氏世食汉禄辜负国恩已是天下皆知之事,吕赵二贼各鸷士马强横不敬天子羞辱公卿,屡屡祸乱朝政,屠戮各地衣冠,可谓国家二凶。展望海内,唯有将军能拨乱反正,何以自轻?”
不是孙策缺荀彧这些人,而是荀彧这些人更依赖孙策。
弘咨一番言语说的孙策稳定下来,的确不能表现的太急切。
他最多让荀彧做幕府长史,主管各曹人员选拔的西曹必须用旧人,主簿更是要用亲近之人。
也不可能直接让荀彧带过来的曹军元老当什么郡守国相,最多安排他们去当县令长,去帮他稳定地方,压制青州宗贼,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供给。
比起兖豫人,孙策更想用徐扬人。
若是袁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