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到朝廷阵营。
正好孙嵩有恩于赵岐,孙嵩避乱于刘表这里,同时与曹操有旧,让孙嵩这个北海著姓去当青州刺史,朝廷已破例太多,孙嵩再不济也能获得青州乡党的支持。
曹操两不相帮的情况下,孙嵩率领青州乡党怎么也能驱逐袁谭。
结果孙嵩经过兖州山阳、东平时,与随员几十人就在曹操核心地区失踪。
曹操的阴狠手段刺激下,公卿也只能默许赵基,赵基授臧霸为青州刺史,虽未能收复青州,却将袁谭吓跑,驱逐到了黄河北岸的平原国。
如果当时朝廷给予臧霸更大的支持力度,或许臧霸能纠合各地流民帅,直接撕破脸掀翻青州。
可臧霸出身太低,公卿们不扯后腿已经是很给赵基面子了,又怎么可能从舆论方面抬高臧霸?
因此臧霸不肯放开手脚去拼,当了半年多青州刺史,抢了些人口、财物就退回琅琊北部。
今年朝廷又升拜孙策为青州牧,孙策本就有朝廷大义在身…青州方面抵抗的意志并不是很强。
孙策更没有急冲冲去分兵掠地,而是展示宽容,驻兵济南做出防备袁绍的态势,将选择权交给青州豪强。
他本部中军集群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却在偏师孙贲水师配合下,青州豪强联军正持续瓦解。
军势瓦解出现苗头后,剩下的军心独木难支,会溃散的更快。
孙策没有主动去掠地、杀戮,也就说是彼此没有解不开血仇。
就这样,青州形势就在袁绍、孙策间隔百余里的虚空对峙中,越发的明朗。
而现在,公孙瓒的讨袁檄文也发到孙策手中,孙策对此很感兴趣。
只要他咬住袁绍十天到十五天,公孙瓒的大军侵入河北,袁绍军队首尾难相顾,自然会瓦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