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频繁涝灾,这是各种灾病的根源。
就在赵基解散军队,前往晋阳之际,集结在黎阳一带的袁军主力也顺河而下。
孙策也集合军队于济南,准备在这里与袁绍决战。
只是孙策以防守为主,并没有分兵攻掠青州东部、胶东半岛的心思,全军布置在济水南岸,依托历城构建防御工事。
放弃了济水北岸、黄河南岸的狭长地带,袁军可以轻易在仓亭津、高唐津登陆。
可问题也很明显,袁军在济水流域缺乏渡河舟船。
与孙策陷入长期对峙,等到公孙瓒完成动员,那袁绍就陷入全面被动。
为了早日决战,袁绍只能命令青州各军在济水下游的乐安集结,企图两面夹击。
然而,从长江撤离的孙贲、孙静、孙权等孙氏宗族、乡党旧部船队走海路北上。
在琅琊完成最后补给,这支两万多人,算上家眷五万多人的庞大船队绕胶东半岛而来,并沿途投放军队,分兵攻掠空虚的东莱郡、北海国。
青州各军后方不稳,要么主动和谈依附于新州牧孙策,要么携带家眷部曲跨过济水、黄河,向平原国撤离。
袁军主力能做的就是盯死孙策,为青州豪强迁徙、逃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协助。
孙策这样步兵正面防守,水军侧翼抄袭、游击,如似剑盾。
西线济南国防线是盾,东线则是进攻的长剑。
一静一动之间,仰仗水师这个远远领先于河北的技术兵种,虽未正面交战,却压的河北兵不敢冒险。
沮授、颜良、文丑各军已经在河内附近领教过专业水师的厉害,谁又敢冒进决战?
双方相持之际,公孙瓒正抓紧时间动员。
分别向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