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51">赵基也快步上前搀扶而起,仔细打量刘去卑的容颜:“右贤王远来是客,我是地主,哪有宾客倒迎主家的道理?半岁未见,贤王更是壮硕了啊。”
“得赖大司马威德,小王所部得以安身立命,部众耕牧不歇,反倒是小王无所事事,以至于身形臃肿,不复矫健。还望大司马给个为国效力的机会,好让小王消去这一身赘肉。”
去卑拱手再拜,说话之间还去看贾逵。
贾逵上前一步就劝说赵基:“大司马,右贤王常恨不能随大司马左右诛讨国贼。今右部趋于安宁,仆以为若讨北地、卢水诸胡,右部与之比邻,实乃臂助,不可闲置。”
赵基点着头,就对刘去卑拱手:“贤王部众即已安定,那我举兵向西之际,贤王可为我之别军。”
“愿为大司马效力!”
刘去卑声音洪亮,目光掠过赵基身后密密麻麻军吏、校尉,继续说:“能与大司马并肩作战,实乃小王的幸事!”
冬季肯定要用兵,黄河西岸的上郡、北地郡、安定郡必须彻底拿下来。
只有歼灭、征服这些地方混居的杂胡,才能吸纳大约二十万左右的奴隶。
这是一批比现有官奴还要低的奴隶,有这些垫底的奴隶,其他官奴、官佃也就好受多了。
军事征服获取的奴隶,才是帝国齿轮运转的最好润滑剂。
而缴获的兽群,能满足明年春耕时的畜力需求,使得明年农耕收益有个大致的保障。
最关键的是,参与战争的人员,又能找个地方吃饭。
不想饿肚子就得拼命,收复失地获取的荣誉、功勋固然重要,可这些东西不能吃。
人不吃饭就得饿死,赵基宁愿三五千人战死,也不想更多的人饿死。
至于北地、卢水诸胡的态度…这并不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