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34">夏林也是颇为无奈的笑了笑:“我问你,你手底下也有亲信将领,你去他的盘庚之地,过去就问他要了人去处置之前他一直没处置好的事情,那他会如何想?”
“可这事就是他没办好,他如何想重要否?”
“好了,你们莫要吵了。”景泰帝拿着地图说道:“我倒是看了这里新军的剿匪地图,感觉的确是比较棘手,前后范围太大,他们每次得到消息再出动就只能扑个空,军队的确也是有军队的麻烦,剿匪并非行军打仗,大军调动也的确手续繁琐,这还真不怪谁。”
“那为何不化繁为简呢?”
听到这话,夏林倒是笑了起来:“是啊,蜀王殿下不拘一格,在下佩服实在是佩服。只是我想问问蜀王殿下,李唐二十四节度使,殿下可都能一手把控?”
李世民闻言再也不做声了,节度使一直就是扎在他心中的刺,那些家伙听调不听宣,分明就是军阀,但若是不靠这些军阀,李唐孤木难支,算是好坏参半吧。
“我何尝不知道这种繁琐的手续没有必要,但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但凡高度自治,一旦出了问题,那可就不是小事。不是我夏道生不信任手底下的将领,而是我知道制度是人性的最后一道牢笼,乱世之年马虎不得啊,殿下。”
李世民笑了笑,也是长叹一声:“也算是有几分道理,那说说你的法子。”
“不管是执法还是打仗,都是有滞后性。殿下熟悉战争,想必也明白两军开战其实并不是战争的开始而是战争快结束了。执法也是如此。那我们要做的,其实并非是执法,而是钓鱼。所以需要一个全新的体系来支撑它,也就是说把之前后置的事情转变成为前瞻性的。”
李世民跟景泰帝都看向夏林,等待他后头的内容。
“我想募集私兵来办这件事,一个是可以把剿匪从军队的任务里摘出来,节约成本。再一个是想尝试一下专人专项制度。”
“这里着重说一下。”李世民赶紧掏出小本本:“我记一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