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林这几天也忙坏了,他跟浮梁各界代表凑在一起各种开会,矿山、茶山、工程队、各类工坊,还有各个大农场里的人等等。
“这次壮劳力有近七万人,这些人我希望的是五万融到田地和建设之上,剩下的两万人你们自己分配。还有那些有劳动力的女工,你们也要想办法安置起来,适龄的大概能有一万人上下,茶山代表你们什么意思?”
“茶山要三千人。”
“纺织要五百。”
“酿酒要三百。”
“刺绣要七百。”
“蜡染要五百。”
这些产业的代表纷纷开始报价,各个制造门类这么一分,大概就剩下了不到一千人,这一千人大概率是可以被本地城镇消化掉。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化了,因为只有城市才能容纳下庞大的人口数量,还有一些密集型产业比如刺绣、茶山这样的,他们肯定后头还是会要人的。
当然,这些灾民也不会全部都留在这里,在灾情平稳度过之后,他们中最少有二分之一的人,也就是十万人左右会返回自己家园生活,真正需要安置的是那些家园路途十分遥远或者实在太穷苦的人员。
上下加起来十万,其中四万左右为男女青壮劳力需要安置,所以给他们安排临时的工作保障这段时间他们的生活品质就足够了。
当然了,如果说有更多的人愿意留下来,临时转为正式也不是不可以,不过现在首先要保证稳定,不光是流民的稳定还有浮梁的稳定。
最终结果当然一时半会出不来,但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至少年前大量的矿山、堤坝、初级加工等工作还是能保证的,虽然说钱不多,但至少也算是有一份温饱的营生。
人能温饱就不至于出大乱子,以工代赈是当前吸纳流民化解问题最好选择,下一步就是真正的开始展现浮梁县强大实力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