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妹妹这个称呼已经免疫了的孙燕兹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节目单:“JJ的倒是在前面,很快的。”
作为在华务工人员,阿杜、林骏捷、孙燕兹、李思松李伟松等新加坡人私底下都是有联系的,别管关系远近,最起码现在见面都能聊上两句。
“真的吗?JJ唱的是他自己的歌吗?”
“嗯,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唱《一千年以后》吧。”
“那姐夫唱什么?”
“跟刘焕合唱《千里之外》,独唱《雅俗共赏》和《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一个问题,孙燕兹回答的倒是毫不犹豫。
“《雅俗共赏》?你确定这歌适合在春晚唱?”
上海,PT区。
作为《咬文嚼字》编辑部成员,在家的奚季文观看本届春晚并不能放松,而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或者说,他们编辑部成员都有这么个任务,那就是给春晚找茬。
从今年年初开始,《咬文嚼字》便决定以中央电视台等12家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的电视台作为“咬嚼”对象,开始每年评选“十大语文差错”结果。
说白了就是专门找影响力大的晚会、节目来纠错,制造看点,刺激销量,顺带科普一下正确的文字用法、知识,这也是为什么杂志会叫《咬文嚼字》的原因。
“我也奇怪啊,这歌不是表达周易态度的吗,可春晚是表达他个人态度的舞台吗?”
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来自于编辑群内的不解与疑惑频频出现。
倒也不是说这歌寓意不行,恰恰相反,雅俗共赏的寓意很适合春晚这个大众化舞台——但问题是这歌之所以被写出来就是周易为了怼那些骂他的人。
在这个大背景下,周易登陆春晚舞台唱这歌就显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