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_61">“但偏偏他出道以来的专辑都会注重这一块,可现在他却亲破了自己在出道时为自己立下的形象与规矩,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彻底向现实妥协了,在台媒那边看来就是彻底丧失了进取心。”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上看,《十一月的肖邦》这张专辑基本上可以说是周杰纶音乐生涯真正的分水岭,或者说是他以及他的团队意识到了市场风向的变化,主动从一个引领者的先锋位置上走了下来,不再锐意进取。
你很难说是对还是错,毕竟市场情况就摆在这里。
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的王立宏、陶哲则是在06年后逐渐走下坡路——等到两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接受市场变化的周杰纶与后起之秀林骏捷牢牢占住了后来的华语音乐市场顶端生态位,陶哲早早过气不说,王立宏则是在10年之后开始陷入职业生涯最低谷——
11年离开索尼后更是彻底过气,开个演唱会都能把主办方赔到宁愿毁约赔钱也不愿意继续给他开下去。
大写的惨。
这就是市场的抉择。
但,这对于自诩华语音乐领军者的台湾乐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明年金曲奖周杰纶的名字没有任何提名——是的,06年的金曲奖,周杰纶本人没有哪怕一个提名。
《十一月的肖邦》整张专辑仅有的两个提名也是最佳作词与最佳编曲,与周杰纶无关,还都没有拿到。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内地反而喜闻乐见这种情况。
在《十一月肖邦》风评在台湾接连遇冷的情况下,内地各种官方不官方的颁奖礼都开始频繁给他颁奖,大有“他们不看重你没关系,我们稀罕你”的架势——
官媒也开始逐渐为他造势。
周杰纶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才往所谓的“央视亲儿子”的方向转变——实际上哪有什么亲儿子不亲儿子的,彼此都心知肚明不过是需要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