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
可是想到刚才朱厚照特意叮嘱钱宁,不要让钱宁外泄的事情,又觉得自己得到陛下信任,却转头把名单说出去,就难免有些不太地道了。
杨廷和当即熄了这个念头。
于是,在读卷团草草的画完了成绩之后,就由礼部官员出面统计。
因为时间紧张,画的随心,同一份卷子往往有着天差地别的评价。
礼部的官员们不敢擅专,悄悄的来请示在场的礼部尚书王华。
王华脸上笑容不变,一边和同僚们聊着天,一边听着底下小弟们的附耳传言。
王华是老翰林了,在担任礼部尚书之前,就曾经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参与过这类事情。
等到听完,才淡淡对下属道,“咱们是礼部,只问程序的对错,不要理会与我们无关的事情。”
于是众官员这才下去,紧锣密鼓的统计起各卷的成绩。
等到又是一阵闲聊过后,底下办事的人,总算把二甲三甲的名次都敲定了。
杨廷和拿回来的那几份,自然就是二甲的前几名,以后都是有望馆选庶吉士的。
至于其他的,也都按照比对的成绩,依次排好。
之后,就开始按照惯例填写黄榜了。
按照程序,黄榜应该在明天传胪仪式上当众拆封填写,但还是那句话,“快上车,来不及解释了。”
为了仪式的流程顺畅,二甲三甲的名序,都要提前填好,这样等到明天举行仪式的时候,只当众拆封一甲的名字,然后填到黄榜上。
之后尚宝司官员用印,黄榜就直接出炉了。
如果觉得不太好理解这程序的话,只需要谨记六个字就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