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合作的背后,其实是童年被遗弃的恐惧在作祟。
这不是控制,也不是读心术。这是一种全新的共情机制,由叶澜以量子纠缠原理为基础,结合人类情感数据模型构建而成。它不会强迫任何人改变想法,但它让“理解”成为可能。
“他没给我们答案。”莉娜站在高坡上,望着苏醒的营地,“他给了我们耳朵。”
争议仍在继续。
有人害怕这种“心灵共鸣”会侵犯隐私,主张立即摧毁剩余装置;也有人认为这是通往真正和平的桥梁,应加以研究推广。争论持续三天,最终在“容错议会”首次正式会议上达成决议:设立“静默区”,允许不愿接入者自由退出;同时成立伦理委员会,监督技术使用边界。
表决通过那一刻,天空再次亮起那颗新星,光芒比以往更加柔和,如同微笑。
一个月后,第一批农作物破土而出。那种泛蓝光泽的植物被命名为“澜草”,其根系能高效净化土壤重金属,茎干分泌的汁液还可用于制造天然抗生素。孩子们围着试验田奔跑,笑声洒满山坡。
莉娜每天都会去营地边缘的石碑前停留片刻。那是用烧焦钢板立起的纪念墙,上面刻满了名字不仅是现实中逝去的亲人,还包括那些只存在于副本中的战友、导师、恋人。每当有人想起某个模糊的脸庞,就会添上一笔。
有一天,小女孩又来找她,递上一支铅笔。
“姐姐,你能帮我写一个名字吗?”
“当然。谁的名字?”
“阿哲。”她低头玩着裙角,“他是我在第八轮回认识的哥哥。他替我挡了辐射弹,后来…后来我就再没见过他了。”
莉娜接过笔,在石碑空白处郑重写下:阿哲K87。
“K87是什么意思?”孩子问。
“是他所在的副本编号。”莉娜抚摸她的头发,“也是他存在的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