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扩张势力。
赵煦在世时,赵佶只是一位亲王,大宋的法度规定他什么都干不了,只能闭门读书,或是纵情风月,汴京那么多监察御史的眼睛,都在冷冰冰地盯着这些宗亲子弟。
而赵孝骞,最初在朝堂上也没有根基,但他另辟蹊径,奉旨领兵抗击西夏和辽国,并且立下了盖世战功,甚至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大宋的国运。
当一个人的功劳大到有些离谱,并且在朝野间拥有极大的威望之时,“根基”这东西,会主动向他靠近。
因为精明且聪明的老狐狸们都知道了他的实力,也知道跟着他混不会差,更知道与他为敌是多么不明智的事,不如与他结盟,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而站在同一条战壕里。
根基太弱会有什么影响?
对普通人来说毫无影响,吃喝照旧,日子照样过,每日为了生计继续奔波。
但对一个即将登上皇位的皇帝来说,可就太要命了。
比如此刻,如果赵佶在朝中有一批忠诚的铁杆亲信,那么当陆长珅破坏大殿礼仪,喊出第一句话的时候,他根本不会有机会说出第二句话,就会被忠于赵佶的朝臣们喷得体无完肤,然后被禁军班直拖下去清醒清醒。
而不是像现在,陆长珅与赵佶在对喷,而其余的朝臣则一脸玩味和漠然,冷眼看着这位新君气急败坏地跟陆长身争辩。
无论今日是什么结果,赵佶现在的模样,他的尊严和威信已荡然无存。
此时此刻,就连赵佶最信任的端王府长史,未来的政事堂宰相周兴折也不敢出声了,躲在人群里努力地弯曲了膝盖,力求泯然于众人。
周兴折不傻,从古至今,没人敢在皇帝的登基大典上闹事,今日既然有人敢闹,他就不可能天真地觉得这只是陆长珅个人的行为。
这分明是一场群臣参与,密谋已久的大阴谋,今日在场的三千朝臣不说人人有份,但绝对与政事堂那些老狐狸脱不了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