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60">但赵孝骞还是坚持拨付粮草兵器,因为朝廷对厢军实在太寡恩,每年拨付的那点可怜的粮草,厢军将士根本吃不饱。
如今看来,赵孝骞的决定是对的。
若无这几年的粮草拨付,冯晟邵靖二将不会记这份恩,自己也不会意外得到两万厢军兵马的投靠。
过了真定府,八万将士变成了十万,队伍又壮大了。
接下来邢州,相州,大名府,渡黄河。
大军日夜兼程急行军,种建中下了严令,四日内必须赶到汴京城下。
过了真定府,枢密院和兵部的调兵文书便派上用场了。
路上所过之地,基本都有官府和驻军相询。
大宋调动兵马的程序极其严苛,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不可能瞒过官府和驻军。
幸好赵孝骞事先送来了枢密院和兵部的调兵公文,省掉不少麻烦。
当然,沿途也有质疑者,他们完全不明白,朝廷无端端的为何要调动北方的兵马南下,除非是汴京出了大事。
但质疑也没用,毕竟种建中只是奉命调兵,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去问朝廷。
至于朝廷会不会回答你…
抱歉,大军到达汴京城下那一天起,朝廷恐怕不会有答复了,那时候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用意和图谋已不必隐瞒了。
十万大军过了大名府,渡过黄河。
此时距离开拔之日已过去了三天,剩下的数百里路途必须要在一日内赶到。
种建中落于后军,神情有些焦急,仰头看着天色,盘算着时辰。
此刻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也不过分,赵孝骞的军令是四日内必须赶到,眼下折可适的两万前锋兴许已快到汴京了,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