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战术的孙悦压根没想过自己能把安东尼给完全锁死。
因为只要不让安东尼在外线抡起来,孙悦对安东尼的防守便成功了大半。
至于老K教练在决赛之前最为依仗的杜兰特?
当然是由秦岳亲自去解决。
首节比赛,一直在被秦岳通过点名单打战术消耗的杜兰特,虽然仍为美国队砍下了7分。
但当美国队的攻坚压力全部压在杜兰特身上,完全无法呼吸的杜兰特,却是旋即便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
没错,这正是美国队在国际赛场的致命缺陷。
哪怕放眼历史同期,那支在老K教练执掌下横扫了世界篮坛的美国队,也很难让人感受到球星云集的他们,是来自另一个次元的球队。
反倒是老K教练的任期内,美国篮球逐渐形成了对杜兰特的路径依赖。
以至于有没有杜兰特的美国队,总会给人一种他们是两支球队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球星陷阱。
在篮球比赛里,球星更多的一方确实会拥有更强的纸面实力。
但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由于球场上的篮球永远只有一个,所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想要让己方球星形成合力,那首先,这支球队就必须得保证他们的阵容能够兼容。
后世在巴黎,为什么打到最后,美国队阵中反而是德文布克能成为詹杜库身边的优质帮手?
因为当时愿意牺牲的布克,主动在场上承担起了大量角色球员的工作。
同理,1992年。
如果不是乔丹在比赛里主动放权并带头防守,那支以不可匹敌之势横扫了世界篮坛的梦一队,同样不可能打出那令人可怖的统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