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骈迁徙几十万江北百姓进入湖南,并将其安置湖南,不断开荒扩展耕地的治理,如今的湖南农业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
湖南的发展,则是将决定了能迁入多少人口进入岭南,因为以岭南道的情况,肯定是养不活大量迁入人口的。
在开垦荒地变为良田之前,岭南道迁入人口的口粮,只能靠邻道供应,即江南西道下的江西、湖南。
有高骈在湖南打下的基础,刘继隆只需要让湖南、江西两处地方恢复生产,就能开始大举迁徙人口进入岭南。
想到此处,刘继隆缓了口气,侧目看向正在记录起居注的敬翔。
“朝廷派出的官吏,如今都抵达何处了?”
面对这个问题,敬翔不假思索的作揖道:“淮南道的三千多吏员都调往了江南,朝廷派出的新募官吏则是刚刚进入淮南、江陵境内。”
“最少还需要一个月时间,这些官吏才能抵达派遣之所,为朝廷控制好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
“此外,还有一批八百五十名官员,三千名吏员的队伍刚刚派出不久,派遣之地是尚未收复的岭南道。”
刘继隆闻言皱眉,忍不住质问道:“马上就要入夏,现在派他们进驻岭南,他们能适应吗?”
敬翔见他不高兴,连忙解释道:“这其中官吏都是朝廷此次在江淮选拔的庶族子弟,应该可以适应岭南的气候。”
在他解释过后,他又主动向刘继隆提议道:“殿下,治理岭南,最好还是以湖南、江西及岭南、福建等处百姓为主。”
“臣以为,是否可以在当地开办官学,亦或者选拔庶族子弟?”
他将开办官学放在前面,但他知道,自家殿下不可能等五年时间,所以他更推荐选拔江南的庶族子弟来治理岭南。
“此事暂且搁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