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虽然没有太多交集,但毕竟都曾是唐臣。
只要他表露投降的态度,王式不至于针对他。
这般想着,他目光继续打量众人,确认没有人生出不满的情绪后,这才表态起身。
“既是如此,便都散去吧。”
“末将告退…”
诸将告退,康承训当即便手书派人送往北边的泗州,准备向王式表明态度。
两日后,随着汉军进驻泗州盱眙县,康承训所派使者也携带着他的手书来到了盱眙。
王式将书信内容看过后,这才传递给众人翻看,同时说道:
“康敬辞此人,老夫十分了解。”
“其子嗣没有出众者,他虽贪恋权势富贵,却知道审时度势。”
“更何况淮南遭受战火袭扰数年,如今又遭遇大旱而缺粮,百姓皆以野草树皮为食,他即便有心抵抗,却也没有实力阻挡。”
“故此,这封手书内容可信。”
王式既然开口,众人便纷纷颔首附和起来,而王式也继续补充道:
“对于如何接受淮南投降,此事还是得仔细斟酌。”
“淮南几次输送粮草给朝廷,此外又没有任何叛乱之举,对其态度不能与其他藩镇同日而语。”
他这番话有一定道理,毕竟朝廷讨平河北诸镇,乃至朱全忠及徐泗的时溥等人,都是依靠着他们不法在先,朝廷出兵在后。
康承训安分守己,不仅钱粮按时起运,也并未响应任何表文。
对于怎么招降他,用什么条件招降他,这件事显然不是王式及众人可以做主的。
“听闻殿下已经南下至博州,若是派出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