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则最好。”
“拿下婺衢二州,我军治下最少增加百万人口,区区两浙便不难拿下了。”
“是!”高钦连忙应下,随后领了军令,便带着渤海军那为数不多的三千骑兵向着婺衢二州追杀而去。
得知须江被攻破,常山的守将立马撤兵,并在信安遭遇高钦所率骑兵,被击败于信安。
短短十日,衢州、婺州尽皆丢失,钱镠率军退守台州、处州,董昌实力大损,只能依托剡县、诸暨的地势来坚守。
作为同盟的宋威得知消息,也只能连忙增兵歙州,令杨行愍便宜行事。
高骈继续指挥王重任、高钦等人猛攻浙东,准备先拿下两浙的董昌,再多面包围拿下江东的宋威。
只是在北方遭遇大旱的同时,南方也遭遇了大雨与洪涝,道路被冲垮,粮草难以为继。
面对如此局面,高骈与宋威、董昌的争斗只能暂时告歇。
“河南、河北大部自春至夏不雨,粟苗难以为继,诸州尽皆告缺粮食,以关中、河北、淮南为最。”
七月中旬,在高骈攻破钱镠、杨行愍防线的同时,此刻的刘继隆却面对着战后大旱的无数苦难,暗自发愁。
从春至到如今,河北、河南、关中地区整整四个半月没有下雨,除了早前积雪融化补充了些水源外,地方上的百姓都在遭受旱情折磨,尤其是以六七月为最。
战事虽然结束了,但战事和大旱带来的后果便是秦岭淮河以北,近四十个州的常平仓宣告缺粮,地方粮价从去年的每石五百钱,直接涨到了八百钱。
诸如长安、洛阳等地,更是涨到了每石一千二百钱的价格。
“夏收情况如何?”
刘继隆看着洛阳送来的奏表,眉头紧皱的询问面前的曹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