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口气,刘继隆对高进达说道:
“洛阳尚有不少官员缺额,河东诸多世家,可以此举荐族中子弟。”
“至于地方官吏,还是以陇右科考学子为主吧。”
见他这么说,郑畋便躬身道:“殿下,朝廷已有三年未曾科举,不若趁此机会科举,以此诸世家以庸才滥竽充数。”
郑畋虽然也是名望,并且还是五姓七望中的荥阳郑氏,但他的建议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庸才涌入朝廷。
毕竟经过杨玄冀的事情后,郑畋这才发现,比起路岩那样表里不一的人,诸如杨玄冀这种蠢人才是最可怕的。
路岩起码还知道自己因何而富贵,不至于干出太离谱的事情,但杨玄冀这种蠢人就不同了。
想到这里,郑畋努力呼吸来平复情绪。
只是等他抬头时,刘继隆却摇头道:“科举之事暂且不急,如今天下未定,暂不用着急科举。”
他应付着郑畋,只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让世家自己举荐子弟,无异于放低身段,主动向世家示好,低人一等,使得世家将他看轻。
只要世家被麻痹了,那等他一统天下,关西学子陆续成材时,他就可以对全天下的世家豪强下手了。
对刘继隆来说,如何让平头百姓觉得自己与世家豪强并无区别?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将百姓所能见到的官吏,尽数更换为与他们相同身份的平民。
只要让他们清楚,平民子弟也可以通过文笔做官,那世家豪强以文笔垄断上升通道的印象便破碎了。
当然仅仅只是这样还不足够,因为摆在刘继隆面前还有个艰难的问题,那就是教育资源的问题。
在两方阶级的教育资源极度不匹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