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实受三贼蛊惑,今知…”
咸通十一年腊月初八,李昌言在偃师兵变,杀北司齐元简、杨玄阶、杨玄冀三贼,献首朝廷。
杨复光负伤,为杨复恭所救东去,挟乾宁帝李侹东逃汜水关。
初十日,李昌言向刘继隆请降的同时,又派人说服李昌符向刘继隆请降,并将三贼首级送至登封朝廷。
奏表之中,李昌言言辞诚恳,只字不提自己与齐元简等人的合谋,只承认自己兄弟被齐元简三人蒙骗。
对于是被骗还是主动合谋,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三贼被杀,李昌言、李昌符兄弟向刘继隆献出降表。
登封县衙内,听着李昌言的奏表,萧溝主动朝李佾作揖道:
“陛下,伊阙关、大谷关已经被康使君攻破,汝州全境亦被高渤海收复。”
“如今朝廷在登封、告成便有大军二万,而陕虢、河中等处又已经奏表归降。”
“臣以为,如今当速速返回洛阳,以定社稷。”
萧溝说罢,堂内便有官员开口道:“眼下最重要之事,理应是安葬先帝,将庙号与谥号定夺。”
此话说出,衙门内官员纷纷点头,毕竟李漼已经驾崩十二天了,虽说尸身已经收敛在了梓宫(棺材)中,但却迟迟没有下葬。
纷乱的局面,也不好为李漼敲定谥号和庙号。
如今杨复恭与杨复光虽然东逃,并且带走了李侹,但刘继隆出兵就代表大局已定,故此也是时候返回洛阳,为皇帝敲定庙号和谥号了。
“陛下庙号、谥号,不如等到返回洛阳再定夺。”
萧溝主动开口,同时看向斛斯光:“斛斯都督,汉中王可曾有奏表?”
萧溝的话,将众人目光吸引到了斛斯光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