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不然征发戍兵,始终要面对逃卒问题。
哪怕历史给出了卫所兵和建设兵团两种答案,但实际上两者的逃兵也并不少。
明代卫所制迁徙百万江南军户前往北方、西南之地,结果不到五十年时间,便逃亡过半。
要知道明初卫所兵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不仅有卫学,每月还有月粮和盐酒,外出还有行粮,根本不是晚明那种叫花子式卫所兵能比的。
单拿卫学来说,卫学制度直接让普通军户每年占据三成科举进士名额,成就了不少军户。
结果待遇如此,却依旧挡不住卫所兵逃亡,而建设兵团比卫所制度更先进,但依旧挡不住逃卒。
说到底,思乡之情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哪怕给足钱粮,也无法弥补这些东西。
逃卒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降低逃卒的办法是有的。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殿上的于阗、仲云两国使臣说道:“汝等舟车劳顿,暂且下去休息吧。”
“驻兵之事,吾与群臣商议过后,十日内必定会给汝等答复。”
两国使臣闻言,当即恭敬作揖:“下臣告退,上千秋万岁…”
面对他们有些僭越的唱诵,刘继隆并未纠正,只是颔首看着他们起身退出含元殿,随后才将目光放到了群臣身上。
随着两国使臣离开,殿内便有不少人开始了谏言。
“殿下,我朝廷正值鼎盛,理应恢复旧疆。”
“向于阗驻扎兵马之事,理应同意。”
“陛下,臣附议…”
礼部的陆龟蒙站了出来,唱表作揖,而后引出十余名官员附议。
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六七品的官员,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却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