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照唐初玄奘西行时的记载,于阗古国有城十八座,胜兵万人,都城周八九里,其境内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
单从这些来看,于阗地区的人口便不少,而仲云国小民寡,胜兵不过二千,百姓数量更为稀少。
如今两国献上图籍,刘继隆可以直接通过图籍来判断两国大体实力。
只是略微翻阅,刘继隆便清楚知道了两国的情况。
于阗国经历吐蕃入寇,盘剥等近百年时间,如今人口仅有五万七千余,国中常备兵不过三千,城池依旧十八座,耕地不过三十二万六千余亩,耕牛一万二千余头,羊十余万。
仲云国的环境比起于阗还要更为恶劣,人口不过一万八千余,国中兵卒不过千余人,城池四座,耕地四万九千余亩,百姓主要以放牧为生,有耕牛三千余,牧群十余万。
于阗国每年的赋税折色在二万七千贯左右,仲云则是折色后在九千贯左右。
就两国这赋税,想要保护国家,基本只能把赋税投入到军备中去,且兵卒战力低下,三千人还打不过几百入寇的土浑部落。
正是因为战力不行,所以他们才会想着让刘继隆派驻兵马。
毕竟按照过往的传统,大唐派驻兵马,安西都护府自己会承担军饷,而小国只需要负责口粮就行。
对于这个传统,刘继隆自然也不会打破,毕竟就土浑这些臭鱼烂虾,倒也不用太多兵马就能抵御。
“此前朝廷与吐蕃,分别派驻多少兵马于仲云、于阗?”
刘继隆询问二国使臣,二人见状便以于阗使臣为主,先行回答:“昔年朝廷在于阗派驻兵二千余人。”
“仲云则是八百人左右。”仲云使臣回答着。
两国使臣的回答,令含元殿内不少大臣都开始骚动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