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收复这些地方只是时间问题。”
“敕令张淮深、张淮溶寻觅适合折冲府屯垦之驻地,绘制图籍,献于朝廷。”
刘继隆前世虽然去过新疆,但千年时间沧海桑田,后世许多戈壁沙漠的地方,在如今都还是草肥水美的地方。
所以设置折冲府屯垦实边的这件事,还是得张淮深和张淮溶实地考察才行。
这么说着,刘继隆也就把折冲府和于阗驻兵的事情给定调了。
先将龟兹和焉耆发展起来,等到当地汉人数量足够多了,再募兵前往于阗、仲云驻兵。
借助折冲府这件事,刘继隆也能将手伸入河西、安西、北庭内部,慢慢的从沙州豪强手中和平接过治理权。
这般想着,刘继隆目光看向了高进达,询问道:“眼下已经是月末,五道赋税粮册可曾送抵朝廷?”
“回殿下,已然送抵。”
高进达不假思索说着,同时看向含元殿门口。
与此同时,含元殿门口开始走入户部的几名官员,托着摆放粮册的木盘走入殿内。
当文册被张延晖转呈到刘继隆面前,刘继隆自然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将五道钱粮情况念出来,而是默默翻阅。
大旱对关内道和京畿道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尤其是本就比较缺少水源的关内道。
虽说兴修水利,恢复了不少土地生产,但关内道今年的田赋不过八十八万石,按照田赋反推关内道粮食产量,得出的结论是关内道的粮食根本不够关内道百姓吃,缺口最少二百万石。
刘继隆微微皱眉,继续看向其它四道情况。
陇右道产粮十分稳定,但由于刘继隆降低税率为三成,所以今年田赋在三百二十万石。
陇右的粮食是绝对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9页